乾隆:“现在的大清,国富民强,并不是初期需要科尔沁部的支持。如今就算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女人入宫,初封也就是贵人而已,早已不是当年。所以科尔沁求娶嫡出公主,已经是过分要求,朕怎么会让朕的妹妹或者是女儿,去科尔沁生活。京城有的是宅子府邸,色布腾巴勒珠尔是皇子伴读,从小朕看着长大的,也是朕有意培养的,就是给和敬特意培养的驸马。其实朕根本没考虑过恒媞,只是想看看太后的反应。”
嬿婉:“太后反应确实激烈,但是也是有情可原,恒娖长公主远嫁,母女再未见到,太后不想恒媞长公主远嫁。慈母心可以理解,但是要以皇上的国事为重。虽然太后让臣妾劝皇上嫁三公主,但是臣妾觉得一切还是要皇上衡量,以国事为重。”
乾隆:“你很有分寸,这件事朕自有定夺,谁劝都改变不了朕的决定。”
如懿带着容佩在御花园散步,突然听见绿筠和婉茵的对话。
绿筠:“现在皇后娘娘正心烦,咱们别去叨扰了,科尔沁部求娶嫡出公主,太后已经远嫁了一个恒娖长公主,只剩一个恒媞长公主,自是不像再嫁女,若三公主出嫁,皇后娘娘必定心疼。”
婉茵:“听闻今日,皇后娘娘和太后在慈宁宫杠上了,各不相让,都拿出名贵的东西,说给对方的公主添妆。给福珈姑姑吓得派人去养心殿找皇上拿主意。”
绿筠:“可不是呢,皇上及时赶到,皇后娘娘和太后才避免更加激烈的冲突。现在看来,太后是一心不允许恒媞长公主远嫁了,只能是三公主了。”
婉茵:“大公主和二公主都没长大,皇上就这么一个公主,皇上舍得吗?”
绿筠:“一个是皇上的妹妹,一个是皇上的嫡女,皇上也为难,若此时谁能劝得了三公主你那个主动提出出嫁,那必定为皇上解决了心头难题。只是我们也是做额娘的,不能去劝,罢了罢了,我们去准备准备永璜、永璋、永瑢东巡的东西吧。”
容佩:“这科尔沁求娶公主为什么还非要嫡出的公主。”
如懿:“皇上已经有八个皇子了,可公主却只剩下三公主一个,这就是冲着三公主来的。如果只是求娶公主,皇上可以随意在宗室找一个合适的,封为公主,嫁去科尔沁。这科尔沁摆明了就是要皇上的心头肉。”
容佩:“三公主是皇上和皇后的掌上明珠,骄纵惯了,怎么能适应草原生活。恒娖长公主嫁到蒙古去,听说过得很不好。”
如懿:“所以太后是一定不会允许小女儿再和亲蒙古的。但是皇后也不愿三公主和亲,这太后和皇后的矛盾就有了。皇后一向表面功夫做得好,太后对皇后甚是满意,如此一来,太后必定怨念皇后,我们要趁机接近太后,替太后分忧。”
容佩:“娘娘要做什么?”
如懿似乎对自已这招很有信心:“且看吧,富察琅嬅马上就要肝肠寸断,看着女儿远嫁蒙古。”
慈宁宫
如懿:“给太后请安。”
太后眼皮都没抬:“你来做什么?”
如懿:“臣妾来给太后分忧。”
太后:“分忧?哀家有何忧?”
如懿:“太后慈母心,想必不想恒媞长公主远嫁科尔沁,臣妾愿意替太后去皇后和公主那边劝一劝,让皇后主动同意嫁三公主。这样恒媞长公主就可以承欢太后膝下。”
太后:“哀家后宫又不是无人,早已经有人去劝了,何须你出动?”
如懿:“可是如今皇上依然没有下旨让三公主出嫁科尔沁,想必是皇后娘娘那边阻挠。皇上顾着皇后娘娘,还没下定决心。”
太后:“你若有这本事为何会屡屡被禁足,你连你自已都救不了,还能帮哀家?”
如懿:“皇后最在意的是富察氏一族,以富察氏的荣耀去和皇后娘娘谈必定会触动她。其他的嫔妃顾着她是皇后,以后要在她手下过活,必定会有所忌惮不敢去劝,只有臣妾,敢去。”
太后:“很好,你要什么回报?”
如懿跪下:“臣妾想寻求太后庇护,身为为数不多的满军旗后宫嫔妃,想寻求同为满军旗太后的庇佑。”
太后:“你倒是聪慧,你若这次能协助恒媞不远嫁,哀家自然会照拂你。后宫满军旗嫔妃不多,除了皇后,就是你和那贵人,那贵人是哀家举荐的,能不能成气候也是哀家说了算。倘若有一天皇后有什么,继后必定是满军旗,到时候哀家的举荐皇上也会考量。”
如懿:“臣妾愿跟随太后,侍奉太后。”
出了慈宁宫,如懿沾沾自喜:“卫嬿婉费了那么大的功夫,才赢得太后欢心,如今本宫三言两语就得到了。卫嬿婉炖了所有的燕窝又能怎样?那样卑劣的出身,嫔位、妃位就已经走到头了。”
如懿自作聪明的去了长春宫
琅嬅:“如嫔今日倒是勤快,平日合宫嫔妃一起请安的时候,你总是说病了不来,今儿怎么巴巴的跑来长春宫了。”
如懿一脸小人得志的样子:“皇后娘娘,听闻科尔沁部求娶三公主,嫔妾自当来宽慰皇后娘娘。”
琅嬅:“且不说科尔沁部只是求娶嫡公主,就算是求娶和敬,本宫为何要你来宽慰?”
如懿:“虽说是求娶嫡公主,但是太后态度坚决,且富察氏不会让科尔沁这样大的势力落入太后手中不是。皇后娘娘是富察氏的女儿,自然我富察氏考量,如果皇后娘娘能同意这门婚事,对于皇上和富察氏都是有利。”
琅嬅:“笑话,和亲这样大的事,岂是后宫嫔妃能决定的,本宫决定不了,你如嫔更加决定不了。皇上是何许人也,自有定夺。你且回去吧,就算和敬要嫁科尔沁,那也是风光大嫁。和敬是本宫的嫡女,不劳如嫔操心。”
如懿:“皇后娘娘你还是好好考虑,科尔沁虽是远嫁,以后基本也没机会见到了,但是为了大清,为了皇上,为了富察氏,您身为国母自当应允。”